在讨论个税起征点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何为“个税”,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直接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自2018年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调整了个税的起征点和税率结构,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促进社会公平。
从2018年10月1日起,中国政府提高了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俗称“起征点”),由原来的每月3500元调整至每月5000元人民币,即每年6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的人群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不仅让广大工薪阶层直接受益,也进一步优化了个人所得税的结构。
理解了起征点后,还需明白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适用范围:首先确定哪些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例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
2、扣除项目:在计算个税时可以从总收入中减去一定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专项扣除(如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租金、赡养老人等)以及其他法定扣除项目。
3、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用年度总收入减去上述各项扣除后即得到个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4、按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根据不同的所得类型及数额,采用适用税率进行计算。
除了工资薪金外,对于其他类型的所得也有相应的税收政策与规定:
-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采用20%的比例税率,并实行累计预扣法。
- 经营所得按照经营利润大小适用5%-35%超额累进税率。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采用20%的比例税率。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变化,政府会适时调整个税政策,近年来的趋势表现为逐步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优化税率结构等方面来减轻居民税负,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未来还可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如动态调整起征点、细化分类征收办法等措施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个税起征点及其相关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财税体制改革的决心,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了解最新的个税政策有助于合理规划财务支出,并享受应有的税收优惠,通过积极关注并适应这些变动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路径。